玛丽和马克思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动画片 英国 2000

导演: 许晴   

剧情介绍

  1976年,8岁的玛丽·黛西·丁格尔(贝丝妮·惠特摩尔 Bethany Whitmore 配音)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小女孩,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玛丽的妈妈是个酒鬼,而在茶叶包装厂工作的父亲平日只喜欢制作鸟标本。孤独的玛丽没有朋友,某一天心血来潮给美国纽约市的马克思·杰瑞·霍罗威茨(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配音)写了一封信询问美国小孩从哪里来,并附上一根樱桃巧克力棒。44岁的马克思患有自闭症及肥胖,碰巧也喜欢看“诺布利特”动画片及吃巧克力。二人的笔友关系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期间各自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玛丽(托妮·科莱特 Toni Collette 配音)终于来到纽约看望马克思……
  本片获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

评论:

  • 咎静枫 9小时前 :

    节奏挺好,直面女性的困境、欲望和孤独。以为同为女性可以互相理解,获得的不过是刺入身体的帽针。如果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不明白女主何苦这样多歉疚,给自己太多枷锁…

  • 初初 7小时前 :

    首先是人,再是女人,然后才是母亲。流连不去的那段岁月在潜意识里却是被道德感在心中堆积成山的毒瘤和恶虫,只有切开放血才能平复伤痕。其实很多时候最放不下的不是自己认为伤害了的人,而是自己,我们都该学着谅解自己。改编、演员演技、细节的设置和镜头感、随情绪发展的闪回剪辑都不错。

  • 六清馨 7小时前 :

    Heavily used soundtrack. Could be better with less.

  • 兴雅韶 6小时前 :

    不知道原著是什么样的,但如果是国产电影能有这样的女性形象我可以给四星。时间过得真快,Buckley和达妹都开始演母亲了。先说优点,有几场戏氛围很好,用了一点心理惊悚的手法但表现的场景还在现实范围内,那种生活的窒息感看得人四肢发僵;电影配乐很好,要不是因而配乐可能放演员表的时候就把电影关了,那样就看不到结尾的镜头了。再说缺点,叙事比较散,时间拖得太长,控制在一百分钟内比较好,剪辑有几处场景跳得太突然。

  • 卫中成 6小时前 :

    我有时候真的不太清楚埃莱娜·费兰特是太悲观还是太清醒,什么平凡琐碎的小事在她的笔下都显得好有思考力度。

  • 佴鹏天 2小时前 :

    这片看短评,也能感知到男女之间的差异。很多男性很难感受到一件他们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会给女性带来多大的压力,而这不仅仅是在肉体上。这是女性独有的道德困境。

  • 娅春 0小时前 :

    多看看女性电影真的有益身心健康,整体观感太舒适了。虽然瑕疵不少(主要是剪辑有点跳),但对于处女作来讲,Maggie已经做得很好了,电影整体的女性气质很动人。the 【lost】 daughter,暗处的女儿/迷失的女儿,费兰特的文本总是和洋娃娃有关,而在本片里这个意象用得格外好。看电影时总会产生一种在读《失踪的孩子》的错觉,而Leda的形象在某些层面上也和莱农极其相似,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女性身份探寻的永恒主题。P. S. : Coleman真的是当代女演员之光,实在不明白这个表演怎么能被老家snub,合理怀疑是被bafta拉黑了……

  • 军辰沛 7小时前 :

    今天满屏都在歌颂母亲,母性的确伟大,但也是丰富的,歌颂只会导致符号化。歌颂越强烈,十字架上的母职就被升得越高,做母亲的就越累,无法逃脱。导演玛吉是个女性,她把母职惩罚演绎地淋漓尽致,充满隐喻的情节让电影像交响诗一样丰满。建议已经当妈的,即将当妈的都看一看。我们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走向脸谱化,人设化。好母亲,好男人,好人,这些一一被树立起来的象征背后,是一个个疲惫的灵魂。电影发生在希腊海边度假小镇,也可以算是一部#海洋电影。

  • 天可心 2小时前 :

    5.5/10.0。无用的镜头语言略多。处女作+小说改编+境外拍片,结果就是落地后成了一群美国人和一位住在美国剑桥的英国人在异国希腊小岛上互相霸凌/迫害妄想症…且不论那些占据大量篇幅的无法言说小布尔乔亚式的情绪矫揉(也许涉及文学和叶芝能提醒我这是文学青年的风格),用手持大光圈怼着人脸和毛孔拍也有一丝讨巧的嫌疑。可以感受到原著希望塑造一段关于育儿PTSD的暗黑故事,但改编的效果差点火候。

  • 坚弘文 9小时前 :

    三星半。看到后半程想起《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的海滩度假戏,看完才发现这片的编剧之一就是埃莱娜·费兰特,我说呢~

  • 御春蕾 1小时前 :

    不太确定导演是否知道自己要什么。和拉扎罗用同一个摄影,和兰斯莫斯的宠爱/normalpeople用同样的演员,如此强大的处女作阵容,制作出来如此散碎的叙事,实在让人难以啃下这块资本的蛋糕。无处不在的扰人配乐,为沉重而沉重,为压抑而压抑,女性力量不是抱怨谴责或娇嗔,我们有我们不依附于男权中心社会的活法。

  • 东郭语兰 4小时前 :

    {★★☆} 叫做失踪的女儿,讲的其实是失格的母亲。强调失格对母亲造成的创伤,又对失格对孩子施加的影响避而不谈。我不是说这些做法都不对,不可以--但着墨精神体验的电影首先要让观众走进角色,Maggie Gyllenhaal眩晕的闪回和Leda古怪的行径都只让构思停留在空中楼阁。所有人都在夸奖Olivia Colman的演技,我坐在这一锅乱炖的粥跟前,一口都吃不下去。

  • 康奇 4小时前 :

    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五分钟 都在怀疑两个女儿是否出了什么意外 然而并没有 一切都正常 大家都活得很好 但母亲内心的伤口也同时被无限放大 即使摆脱了痛苦和抑郁 却依旧是想到就会晕眩就会流泪的一辈子的创伤 算是继蓝色情人节和婚姻故事之后又一个家庭“劝退”电影 就听了几分钟电影里女儿们的哭声 就有点心情烦躁了 感觉到了那种crushing responsibility

  • 振稷 5小时前 :

    是近年恐育片里我比较喜欢的。可能是因为插叙的关系。

  • 冠弘厚 3小时前 :

    情节上突然想起门罗一部短篇,名字忘了,母亲离开女儿去和戏剧导演在一起,多年后女儿问起她,她说,当年曾经在一起过。

  • 彩采 1小时前 :

    费兰特也算是整体比较熟悉的作家了,我没法儿把这部当成独立的新电影。片子给我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我再找时间看看书吧

  • 加晨 5小时前 :

    好奇女演员的导演处女作,看的时候屡屡想到费兰特,也在想这个片子的文字表达,看完发现改的是她的小说。

  • 呼延柔惠 6小时前 :

    草蛇灰线的藏匿式写法:导演一直在将片子的重心目光做出障目的转移,从熟悉费兰特观众想要看到的母亲与妮娜之间的关系;到母女关系;到母亲与黑手党之间的矛盾,三组人物关系之间或隐或显,互为主线、彼此成全,一个故事被藏着讲出。配乐真好

  • 广苇然 6小时前 :

    奥莉薇娅演得太好了,值得小金人。“我抛弃了她们,三年没见她们。”“没有她们你感觉如何?”“我感觉太美妙了。”是的,这就是真相,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母亲会这么想,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爱任何人,都不应该是义务,不管这种义务是社会伦理决定的还是生物学决定的。爱和不爱,生和不生,都该取决于女人自己。

  • 戎灵卉 3小时前 :

    适合所有为人母或者即将为人母的女性看,这片子的音乐很棒,特别是片头,片尾那首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