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韩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中国 1992

导演: 曾黎   

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骆高达 6小时前 :

    PS.海报还是挺明显的hhh

  • 郝嘉云 2小时前 :

    剧情上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好

  • 贲佳悦 1小时前 :

    与昨天的《野马分鬃》完全是两种观感,尽管也充斥着大量的长镜头,但本片却显得异常残酷、凝重,相比于温情与浪漫,生活的不堪和苦涩被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眼前,随着父亲病情的加重影片也愈发令人窒息,让人不禁扪心自问,假如换做自己,会如何面对这折磨人的生活?有趣的是导演并非完全遵从写实主义的手法,而是加入大量超现实的符号隐喻,亡故多年的哥哥拍着皮球,烟雾缭绕中女主与父亲起舞,以及水中漂浮的女主形象,都让影片具有了更丰富的解读空间;表现手法上影片多次在同一镜头内完成虚实空间的转换,尤其是女主角和男友回学校的一场戏,镜头在旋转摇移中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勾连,与《雨月物语》里那个虚实相生的长镜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影片的最后,女主角在与父母的温情中猛然惊醒,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同样在这一刻惊醒,回归不堪的现实。

  • 骞运 5小时前 :

    我以前认为自己可以看懂这些电影的七成 通过今晚第一次与创作者对谈后发现自己真的只能get到表达内容的一少部分 可能就三四成吧 看电影真的不能只看表象

  • 锐栋 8小时前 :

    西安高校联合放映

  • 红冰海 6小时前 :

    yysy场景很美,配乐好听,片头片尾曲都还挺不错的,但一个明显商业节奏的故事片讲好一个故事不才是基础中的基础吗??画面音乐等属于锦上添花而不是反客为主啊,再说影片大佬云集这就是正常发挥。

  • 菅玉成 6小时前 :

    太真实了,真实得可怕,这样的故事在我的家庭里发生过,也天天在亿万个家庭中上演着

  • 罕兴庆 8小时前 :

    女游泳更衣室那段(但很失真啊,现实中游泳后公共淋浴谁还穿着泳衣啊?),倒是想到了《纺织姑娘》——王全安生活得多,既然进了公共浴室,那肯定是赤裸裸坦诚相见的。

  • 晖胤 9小时前 :

    跳脱

  • 齐乐水 9小时前 :

    但也有一些穿帮的镜头存在,与此同时不同段落存在色调上的一些差异,风格上也不太一致,容易导致跳戏。有一些意识流镜头不是太能让人第一时间理解。

  • 祁屿衡 8小时前 :

    老虚跌下神坛,音乐最出彩。

  • 曾听南 0小时前 :

    算是日式新版的小美人鱼吧。

  • 柔婧 2小时前 :

  • 遇震博 5小时前 :

    HIIFF#4 这次体验最深刻的一场了 回去再写写感受 刘泽导演加油!

  • 郭承安 7小时前 :

    导演处女作。

  • 黄希慕 5小时前 :

    完全不同于日本的《漫长的告别》,导演采用了非常写实得手法从不同侧面来阐释阿尔兹海默症带给一个大家庭的冲击,病人本身大走失、健忘、大小便失禁是最基本的痛苦,带给家人的:母亲从开始的乐观到崩溃,大女儿的相对冷漠和只给钱的行为,用了很多篇幅描写了小女儿的孝顺和自身感情的无奈,比较直白的两处描写,一是女儿想过关掉父亲的氧气一了百了,二是在病床旁明明有欲望的两个人却不得不激情退去,看出了创作者想表达的深度。只是中间有些关于小女儿感情的描写有些拖沓。ps. 在映后导演问答时说剪了很长一段小女儿和初恋男友的激情戏。

  • 星铭 1小时前 :

    看的时候以为会是个高分电影,看完之后都不想给分了,光镜头好没用,镜头要和情节相匹配才算好,这题材搞这么魔幻就很奇怪。两星半

  • 潍卓 0小时前 :

    确实熟悉,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角色,简直是生活的复刻,老夏老两口还有老宅这么一个最终的身体心灵归处,我呢,殡仪馆无数个灵堂之一的三天光明罢了

  • 菡阳 9小时前 :

    人鱼公主同人mv。谈不上烂,但真的好无聊啊,哈欠连天。这种配置的制作,套这个剧情,真的,虚渊玄挨骂不冤。

  • 雀幻翠 8小时前 :

    2020平遥电影节,叙事太冗长了有点不耐烦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