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越线》成为2008年度最值得期待的艺术影片之一。该片刚刚公映不久,至今已经摘取四项国际大奖。Linha de Passe 以乱世之都的圣保罗为背景,跟踪底层社会一家同母异父四个兄弟和单身母亲的日常生活轨迹,表现巴西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宗教、暴力、犯罪、种族歧视、单亲家庭... 影片讲述这个贫困的国家带给人们的无助和绝望,描述穷人不甘却无力的挣扎和求生的艰难。
  影片讲述一个工人家庭在足球王国巴西的艰难生活。中心人物是一位单身母亲,人到中年,有四个儿子,还有一个即将呱呱坠地。三个儿子快要成年。大儿子达里奥(德·奥利维拉de Oliveira扮演,曾经出演过《中央车站》),颇具足球天赋,正在面临人生的关键转折。但他已经年满18岁,被认为起步太晚,培养前途不大。丹尼斯(巴德斯尼Baldasserini扮演)是个风流浪子,很讨人喜欢,有了女朋友,还是一个男婴的爸爸。他的工作是邮差,每天骑着电单车风驰电掣,非常危险。老二狄奥是个狂热的五旬节派教徒,整天埋头加油站工作不问家事。小弟弟雷吉纳尔多(桑托斯扮演)和几个哥哥都不一样,心心念着要去找素未谋面的父亲,一位黑人公车司机。
  ◎ 关于影片:
  《越位》的基调和沃尔特·塞勒斯1998年的成名作《中央车站》(Central Station)非常接近。阵容强大的演员班底把一个辛劳母亲和桀骜不驯儿子们的艰难底层生活演绎得真实生动。
  沃尔特·塞勒斯和丹妮拉·托马斯两位导演曾在1996年的电影《异国他乡》(Foreign Land)中合作,本次再度携手。电影有多条情节主线,穿插弥合得天衣无缝,为观众展示了一幅幅巴西市井百态,令人感慨:在这座巴西最大的都市里,衣食温饱和灵魂无垢是多么难以兼备。和时下其他或浪漫离谱或场面奢华浩大的巴西电影相比(例如《上帝之城》(City of God),《贫民窟》(Lower City),以及柏林电影节获奖影片《精英部队》(Elite Squad)),该片立足现实,是一部朴实深刻的佳作。
  可以说,电影是一部宗教相关电影,因为在巴西,最至高无上的宗教就是足球。两位导演大量运用绿茵场上的运动镜头营造急迫效果,电影片名“越位”也是足球术语。毫无疑问,对于电影中的每个人,他们必须小心那个不能随意越过的人生禁区。
  毛鲁·皮涅罗(Mauro Pinheiro)的摄影让这座灰蒙蒙的劳作城市真实可触。演技娴熟的演员们把几个儿子青春的绝望和孤注一掷表现得非常成功。演员桑托斯看起来还不到15岁,修长健康,非常抢戏。他顺利地诠释了戏末雷吉纳尔多的光彩一幕。

评论:

  • 勾含双 6小时前 :

    疫情时代又一部精彩的低成本室内电影,就像《人民的名义》一样,看官僚们唇枪舌剑的会议也比很多大场面还过瘾。“远程无接触的屠杀可以减少执行者的负罪感”,德三真是把人性玩明白了。虽然这段历史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再看一遍仍然触目惊心。

  • 剑代蓝 1小时前 :

    以一种系统性的体制机制管理运作的官僚行政系统的例行会议,来讨论种族灭绝和大屠杀,这才是不寒而栗的地方,即系统合法且合乎程序的推行反人类的灭绝政策。为了大局(the greater good)长远规划,高效、科学、精确的程序,加上宏大叙事的煽情、口号式的意识形态宣讲和复述宣传以重申思想身份的认同,一整套下来会议逻辑得到普遍认可,恶的界限更加模糊,被逻辑支配说服,而不去选择思考和质疑这一“逻辑”的荒诞和不妥,也就只有尚存一点人道主义的会潜台词发出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在屠杀的疑问,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自己和大环境所沉默。单纯就会议与会者来看,权责不清、媚上贪权、派系斗争、官僚主义、利益媾和、贪腐、推诿、一些权力移交后的历史遗留问题,魏玛掌权的没落遗老和三德子当权新贵间的唇枪舌剑的话术博弈还是很精彩的。

  • 凯禧 8小时前 :

    现在看到它,我看到的是世界沉沦前的困顿和疯狂,好似如今一样,一切在下沉。走不出孤独和理想的,最终只会死于一场玩笑,被砍掉头颅生活的,只剩荒谬而无尽的等待。

  • 彦洁 5小时前 :

    4.5。一部我没看之前就预感优秀的作品,磁性的旁白、偶尔切换的第一人称视角、富有诗意的台词……既完成讲述的任务又能够用镜头表达情绪。法比安写给女友试镜的那段话,也是泪目了

  • 慧灵 4小时前 :

    拉布德,他放弃生命的时候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论文被批吗?还是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是睿智的人,那样的生活他迟早会忍受不了,不论有无论文,死亡都必然是他的归路。

  • 司空安晏 4小时前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诗一般的镜头语言,好喜欢。

  • 卫亚莉 6小时前 :

    而当友人自杀后,法比安找学院教授对质,教授言不由衷说出——“拉布德为何在政治上如此直言不讳,我们需要新的秩序,事情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种享乐主义......这种后战争时期的混乱必须被终结,凡事都有它的用处,牺牲也是,一切都必须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事情发展已无可挽回

  • 岑寄柔 7小时前 :

    A movie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y Erich Kästner.

  • 凯禧 1小时前 :

    如此大的邪恶,以一场相对文明的会议形式达成。

  • 仲孙璇珠 6小时前 :

    二战前夕动荡不安的德国,迷惘的青年,混乱的情感与未来,令人诧异的巧合酿下的悲剧也不足为奇。

  • 匡芳馥 4小时前 :

    这电影看得我磕磕绊绊,可能也是不太会欣赏,但是有一种加缪的感觉,说不好...

  • 公孙骏琛 1小时前 :

    分了几天才看完,前一个小时确实不明所以,一度想弃剧,这片有点像扎卡,喜欢的人喜欢,讨厌的人巨讨厌。“不管怎样,生活是最好的工作”

  • 义梓馨 6小时前 :

    该片通过二战前德国魏玛共和国一个年轻人的日常,展现了那个时期德国的人文风俗、世态炎凉。文学青年法比安的人生最后一段时间与这个国家一起幻灭,故事发生时,主人公寻找着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有着美满的回忆,但是最后,他的工作因为动荡的社会丢弃了,他的爱人被权贵阶级拉去拍电影了,他的朋友因为论文辅导的教授受到政治分子的威胁,而没有通过,最后自杀了,他自己最后在准备奔向幸福时,因救人而溺死了。一切好像看上去都是个人的遭遇,其实是和整个社会即将动荡而崩溃,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悲剧故事。

  • 戚娅芳 4小时前 :

    4.5,鲜活的视听手法与文学趣味奇妙共振。揶揄口吻下光怪陆离的柏林一闪而过的阴霾,为"生活"提供了多个模糊的面向。然而婉转的爱情却更能打动人,一如《爱乐之城》那样传统、平庸,却悄然结成了情感的水晶。

  • 仲孙浩涆 7小时前 :

    活着只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

  • 元谷槐 3小时前 :

    拉布德,他放弃生命的时候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论文被批吗?还是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是睿智的人,那样的生活他迟早会忍受不了,不论有无论文,死亡都必然是他的归路。

  • 倩柔 2小时前 :

    会,继续爱、看着、拥抱,还有周日下午四点斯帕特霍斯咖啡馆的等待

  • 丘傲安 3小时前 :

    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爱人,失去了朋友。你问我,要去何方。

  • 奇勇捷 8小时前 :

    一想到这是个二战前的时代,竟觉得每个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束。这是个半夜会辗转反侧的happy ending

  • 吉俊茂 8小时前 :

    过于文艺抽象,展示出来的艺术价值观念模糊不清,勉强点击查看一番,不喜欢这样的作品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