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战争片 印度 1991

导演: 陈慧琳   

剧情介绍

  导演山本萨夫是日本电影界社会派大师,他试图通过五代一家的兴盛、衰落来完成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社会大家庭,家庭小社会,五代家本身就参与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略,描写这一家的发展变化自然可以举重若轻地体现出那段时间的日本侵华过程。①本部描写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上升时期。影片曾获1970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二名。②这是日本电影界社会派大师山本萨夫所拍反映侵华战争史的第二部。时间是中日对峙阶段,中国的抗日运动开始发展壮大,五代一家也受到影响。影片曾获1971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四名。③这是日本电影界社会派大师山本萨夫所拍反映侵华战争史的第三部,描写了侵华战争如何从最初的一往无前到节节败退到一败涂地的过程,而五代家庭也从大发战争投机财走向了分崩离析,家中的成员也在这空前激烈的动荡中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和归宿。三部曲拉开了日本电影1970年代波澜壮阔的社会派巨片的帷幕,这可以说是导演山本萨夫对日本电影史的伟大贡献。影片曾获1973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十名。
  ============================================
  ①1928年,新兴财阀伍代家的主人五代由介正在家中的客厅里为即将赴美的长子英介举行送别会。会上,一群人开始谈论满州的局势。英介和乔介都认为,如果张作霖的军队对在满州的日本人的生命财产采取强硬的手段,在满日本人有了危险之时,日本就应该相应采取措施,让关东军出兵去解决张作霖军队的武装。乔介到满州后创建了五代公司的运输公司,还借此进行贩毒和恐怖活动。关东军因迟迟没有得到天皇的出兵命令而坐卧不安,便暗中策划了暗杀张作霖的行动。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在沈阳郊外的柳条沟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却制造舆论说是国民党军队故意挑起战争。随后五代一家乘机与军方大做买卖发了横财。英介从美国归来后就被由介派到中国东北经营炼铁业。"上海事变”后,由介的长女由纪子的男友柘植即将出征,怀着复杂的心情,由纪子去为柘植送行。
  ②日本侵华战争步步深入,五代家也发生了一系列悲欢离合的事情。五代由介的次子俊介为自寻出路而离家出走,并爱上了有夫之妇温子。二人非常想在一起长久生活,但温子在丈夫的高压之下始终拿不定主意,心情非常痛苦。由介的次女顺子与左翼学生耕平相爱,因为参加了反战运动,耕平被当局逮捕。后来尽管出狱了,等待他的却是一张入伍命令。顺子鼓励耕平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一定要回去见她。由介长女由纪子的男友柘植已经成为一名中尉,几经周折他终于调回东京,却不慎卷入刺杀军务局长永田的案件之中,从而与由纪子失去了联系。另外,抗日游击队员徐在林与女游击队员全明福相爱,徐和"满洲省委”派来的代表在部队的撤退问题上闹翻,徐在林坚持逃跑,全明福却中弹身死去。赵瑞芳是一名中国富家小姐,参加了"抗日运动”,却与日本医生服部相爱。由于服部的掩护,她躲过了宪兵的抓捕逃至上海。
  ③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由介长女由纪子受父亲的影响,加上相爱的对象柘植因卷入刺杀军务局长永田案而失去一切联系,渐渐放弃了当初对爱的执著,答应嫁给一名金融巨头的儿子。由介三女儿顺子与所爱的应征入伍的左翼学生耕平也失去了联系,但因受耕平反战思想的影响,她最终逃离了家庭,参加了和平运动,还偶然地知道了耕平正在参加援助中国的抗日运动。由介次子俊介曾因反对侵略中国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也被征召入伍。作为炮灰的俊介来到决战之地诺门坎,亲眼目睹了柘植中尉在战场上死去。由于遭到苏联红军的毁灭性打击,日军仓皇撤至海拉尔,再也无以为继。侥幸不死的俊介失魂落魄地走在日军侨民逃难的人群之中。

评论:

  • 茂胤运 0小时前 :

    黑白+故乡家庭记忆+暴乱,低配版《罗马》罢了,不过有些诙谐的对话还挺有意思。

  • 漆雕田田 9小时前 :

    远远的乡愁和留下来的故人。最后的字幕虽然不高级,但在影像积累下来看真的很戳人。从主题到底故事到表演,尤其是镜头来说,都非常的精致。尤其是镜头语言非常具有设计感,但叙事上又行云流水相辅相成。整体轻盈又有质感。会情不自禁的和《罗马》做比较,没有后者大气,但各个维度来说还是好看。

  • 淑彩 9小时前 :

    是真的只适合给小朋友看的那种动画片,没注意看了个国配,很尬。

  • 逮康震 9小时前 :

    这是第二部儿子期待并认真看完的电影,第一部是海底小纵队。电影确实比剧集更紧凑刺激,而且介绍了阿奇的经历,儿子看着其中一段还感动含泪了,真是够感性的。

  • 鸿星 1小时前 :

    2.8/10 #PFS30 北爱尔兰口音听得我全程头痛,本片唯一亮点全部汇聚于朱迪丹奇一身。黑白的色调不过是在高度伪造的狭小的一条街道上简单撒上“历史”的灰尘,而当摄像机开始运作,如此轻易地就将这些把戏戳穿,剩下的就是伴随着小男孩的第一人称视角(如1917那样的)在这个显而易见如片场一般的街道上穿来穿去。前言不搭后语,生活的碎片伴随着不幽默的幽默和不戏剧化的戏剧被胡乱涂抹在银幕上,然后试图用各种倾斜/扭曲/畸变的镜头视角去构建视觉冲击,还有密度过浓的各类歌曲去试图调动情绪,但是没有任何成功之处。历史家庭剧的尝试中,没有任何真实历史的痕迹与浓重的表达,毫无章法的剧作,连家庭都散发着被刻意黏连的气息,单调的冲突(是否离开家乡),单调的外界压力(无数封的账单),一切的情感和冲突只觉得吵闹刺耳,只有死亡与被留下的人可获共情

  • 禚淳雅 4小时前 :

    北爱尔兰版罗马,get yourself to the moon

  • 蓝孤兰 1小时前 :

    看不出一点水平的电影。明显更像是戴维斯电影的仿作,居然一堆人看成了落马

  • 桑志泽 2小时前 :

    那一段决战都有漫画色彩

  • 骞嘉 3小时前 :

    但这英国口音怎么有股咖喱味。

  • 鲍浩丽 2小时前 :

    肯尼斯布拉纳真是对镜头和电影语言一无所知。几场重要戏处理的像拍广告一样。在一个塑料感十足的造景里想拍出历史感结果就像个笑话。最后一个朱迪丹奇的特写简直到了亵渎的程度。太灾难了

  • 睦博赡 4小时前 :

    除了画面,爱尔兰口音,还是老演员还是比较有看头。剩下青年演员因为这个剧本,其实发挥程度有限。这个剧本弄成黑白的,我觉得毫无必要,弄成儿童视角,什么都拍了一点,但最后效果是弄得稀碎。男主唱歌、以及男女主角歌舞场景本来可以增色的,但是因为剧本不行反而那一段格格不入【并不是葬礼,不能歌舞。

  • 蒙雅韵 7小时前 :

    7.2 有点像《乔乔的异想世界》也有点像《元首的粉兔子》但没有这两者好。在宗教矛盾下一个街道中的96号家庭的命运,是留守还是离开,聚焦点不准,情绪太散,过度全部用音乐简单的处理,显得稚嫩而单一。但巴比真的很可爱,音乐也很好听。

  • 须小凝 1小时前 :

    莱德这个新发型还挺帅,喜欢新角色的那种乐观精神,小朋友还是很喜欢的!

  • 祁锦昌 0小时前 :

    因为没有完整时间,分了很多次才把《贝尔法斯特》看完,或许也是因此,巴迪一家的经历,断断续续,仿佛和当下的日常“融为一体”。

  • 顿温韦 6小时前 :

    个人观感:阿方索·卡隆《罗马 Roma》>肯尼思·布拉纳《贝尔法斯特 Belfast》。—— 尽管影片的故事不够吸引我,但摄影、剪辑、表演、声效、配乐等制作方面倒是让我觉得挺不错的。

  • 皇又柔 5小时前 :

    那一段决战都有漫画色彩

  • 菲莉 6小时前 :

    乱世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些东西总是能让人在失望中撑下去,小男孩让人想起四百击,音乐有趣。

  • 美珠 7小时前 :

    很喜欢 虽然很多人拿来与罗马比较,但私人认为比罗马更有共鸣更易代入。尤其中国也有那么多离开家乡的人。里面的妙笔太多了 帮外孙出主意作弊的爷爷 画丝袜的奶奶 抢加酶洗衣粉的孩子,为了和心爱女孩坐一排而拼命读书的小男主,拉帮结派的小太妹……家乡的符号不就是由这些元素和妙笔组成的吗?

  • 雨静 2小时前 :

    非常私人的回忆,从电影的精致程度就可以看出导演对这段记忆的如数家珍,即便故事的背景是纷乱的时代,但孩童的视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纷扰中的天真烂漫。最喜欢的就是影片中主角在看电影和戏剧时画面忽而转为彩色,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光影对导演儿时举足轻重的意义。

  • 申木兰 6小时前 :

    在一个特殊时期下一段非常私人的记忆,很多人跟它将《罗马》比较,故事上确实有一点类似,但其实给人的感觉却差得有点远,看的时候我也一起在思考原因,而看到最后发现对剧中人物的悲喜没有一点共情,这可能就是原因了吧,导演在努力用各种手法营造出他的童年,将他的往事告诉给我们听,唯一的色彩(电影及话剧)照亮了他以后的道路;可惜故事讲得有点混乱,儿童视角也没有贯彻到底,而且手法上过于刻意,只是偶尔说出一两句貌似哲理的话,而缺乏触动人心的细节,虽说要感动人先要感动自己,但过于沉溺于自我感动也是没法感动到观众的。7.2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