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第二部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战争片 中国 2003

导演: 马苏   

评论:

  • 振运 0小时前 :

    疫情前后养老院的故事。我都快忘了疫情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了,世界变了就是变了,就是再也回不去了。大时代的背景下,个体要比集体更值得关心。

  • 娅春 2小时前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们总不愿向“老”看,谁都想更年轻活力。一个社会对(贫困)老人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底线。他们就是未来的我们(的一部分),当下的社会亦是由他们构建。这部电影讲述新冠疫情下的一所养老院(护理院),少见的题材。电影里那个无人“help”夜晚看得人好沉重,一下子拉回了2020年初。电影结尾和《传染病》的结尾异曲同工,一开始看的时候猜测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而这段现实都未给出结局的历史电影又该如何给出?最后,电影的主要情节几乎是jodie独角戏,演技太好了!

  • 寇晨钰 3小时前 :

    他们将灯光照向了弱势群体,他们不是新闻上滚动的数字,而且真实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离去都是冰冷黑暗的切实痛苦。最后的独白是一种无力的控诉,而我们却想为这种无奈的勇敢鼓掌呐喊,这部戏里的朱迪演得太好了!

  • 宝彤云 6小时前 :

    有人在拍社会反思,有人在拍没有“我们”你们会怎样。新冠三年,有了《援助》和《无耻之徒》,非典20年,还什么都没有。

  • 崔雨凝 4小时前 :

    作为一个利物浦球迷看这个真是欣慰啊,阿尔茨海默病的男主哪怕忘记自己母亲的死亡,都不忘利物浦队辉煌时期的主力队员名字……朱迪科莫奉献了去年年度最佳表演,那26分钟的一镜到底,确实直戳人心。一部电视电影,预算肯定不会太高,朱迪作为一线的演员,还可以回到家乡接这么一部戏,还贡献这个级别的演技,真是让人动容啊。格拉汉姆这个角色,最后没有结合利物浦时隔30年的夺冠,有些可惜了。关于疫情中的人和事,以及国家政府的表现,本片已经给出了比较完美的答卷了。我不想拿某片拿来对比,因为那片根本不配!

  • 广书竹 2小时前 :

    出乎意料地拍出了那些只流传在网上的,我们所有人曾经在面对新冠时所处的困难境地:物资短缺,只能把垃圾袋当做防护服;医疗资源匮乏,病人躺在床上等死,以及最令人心碎的无依无靠和被抛弃的感觉。有个值得玩味的镜头:护理院的管理人得到了一批从中国来的非常可靠的防疫物资,可能那时候中国已经度过了物资短缺的时期,而英国仍然处在捉襟见肘的状态中。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防控疫情过犹不及的情况,可我一直认为,什么都不如人命重要。

  • 慧灵 8小时前 :

    疫情背景中的作品。利物浦普通的护理院,护工和住客在“灾难”时刻的经历,温馨交织绝望。在荧幕之外,这场风波依然还在继续着,只能盼望2022会更好一些。

  • 戏皓轩 6小时前 :

    这样的视角去呈现疫情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比咱们的“中国医生”更真实,更有力量~我收藏的女神从来都不可能只是个花瓶

  • 剧静婉 8小时前 :

    片子在情感表达上不是特别能引起共鸣,但是人家的媒体,人家的影视制作肩负着监督zf作为的重任,加颗星

  • 幸芳茵 0小时前 :

    绝望的午夜这场戏朱迪·科默演得真好,只是结局的出逃有点突然... 三星半

  • 孟令梓 3小时前 :

    莎拉在崩溃里不断更换着简陋的防护工具,是用镜头正视一场绝望。而另一群人,正在利用这场灾难歌颂和表彰,大张旗鼓。

  • 归怡月 2小时前 :

    Good movie to bring is truth and reality.

  • 妮琬 8小时前 :

    以小见大,科默的表演也很棒,只是看片过程中太压抑了,尤其是肯尼去世那一段,主角情绪奔溃,我也快要崩溃。围绕新冠题材未来应当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作品,但我确信不会是国语片。

  • 慕盼晴 1小时前 :

    关于公共卫生、医疗机构运作议题的电影总是拍得太少而不是太多,新冠疫情刺破全球医疗体系表面的平和,彻底暴露体系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公和特殊弱势群体权利待遇的不平等,并由朱迪科默担纲,对政治聚焦是有利的。从对阿兹海默症患者尊重的匮乏、到护工职业素养和薪资水准的无暇顾及、到老弱病极端弱势群体的集体无视,再到制度设计的教条化和“反人性”,连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尚且力有未逮,可见人类整体观念上共情力和同理心的萎缩。如同《地球改变之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日本一系列《下游老人》《无缘社会》等书籍中都体现的珍贵的人文关怀,电影所传递的有关社群“暗面”应该拥有充份关注的意旨,每个人都该去思考。行使每一项决策,都务必代入受害者身份,要明白条条框框也好、规则也好,都该服务于人,把人放第一位,尤其是身边的人。

  • 支傲薇 6小时前 :

    听小变态说英式英语真的变扭啊,有点用力过猛。

  • 南茂德 7小时前 :

    7.9三星半,感觉很复杂,一方面觉得片子说的这事真的很有深度,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故事太简单剧情太空。个人对抗体制完全无解,甚至连呻吟都叫不出来。大英这群体免疫真的是坑死这些弱势群体了,甚至可以怀疑是政府故意的,清理这些所谓低端无价值的人口,哎,苦了这些护工真的关心弱势群体的人了。

  • 危巍然 6小时前 :

    I'm so sorry, but no one's coming.

  • 安颐然 7小时前 :

    大概在2020三四月份左右吧,新冠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我憋疯了出去散步,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忽然发现一个宾馆改建的老年公寓,他们大门被封了,拒绝任何探视,但是在一楼大厅窄窄的落地窗前坐了很多老人,都在出神望着窗外大马路,这个场面我忘不掉,那种感触很难说清。又联想到我爷爷,即使他是呆在自己家里,新冠那段时间因为不能出门,也得了抑郁症。我有时在想,人自己不感染,不在漩涡中心,很难体会到被灾难波及的人们的感受。但看到文章,影视剧,以及到现在还留存的记忆涟漪,感受到的余波,我这普人,没感染过,竟然已经是上天对我最大的眷顾了吧。

  • 傅献仪 2小时前 :

    Jodie Comer是个好演员,比国内的片子更能打动人

  • 世凌兰 4小时前 :

    幸运的鸵鸟,很难说疫情让我的生活起了多大的变化,或者是一些微妙的变化已经潜移默化了。虽然听见人们谈论疫情是如何从内容和方式各方面分割和改变了音乐影视的制作,但这算是我看的第一部直面疫情的影视作品。本着看jodie show的愿望点开,持续的大特写配合衰老、痴呆、病毒、死亡的环境,压抑窒息的氛围不言而喻,jodie毫无疑问的优秀。最大的感触还是对比带来的,现在封控区的状况,去年早早的初步胜利,我们拍出歌功颂德和性别歧视;他们的电视台早早关注到卫生体系的偏倚、决策失误、疗养院的被忽视,拍出死亡和绝望的面孔悲伤和对执政党的愤怒。并不是说有多好,而是这是一个半小时应该存在的声音。苏兰和卡米在bafta后台采访讲到电视的重要性,它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生活,把人们连接起来。不只是没有媒体,没有艺术,我们也没有生活。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